全部新闻 > 媒体关注
2012-02-08 浏览量:30461
随着传统制造业竞争的加剧和资源的制约,依托于高技术含量、高附加值的关键材料及核心零部件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成为必然趋势。目前,宁波地区的高新科技行业尤其是新材料产业已步入快速发展阶段,以广博集团高新产业——纳米材料为例,从2001年从零起步,到如今突破600吨的年生产能力处于世界领先水平,广博集团经过8年的艰苦奋战,跻身于宁波高新产业发展前列。
高新产业,群雄逐鹿
目前,宁波高新技术企业有100多家,新能源与节能、半导体与光电、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都是高新企业关注的热点。尤其是新材料产业,凭借雄厚的发展基础和科研实力,在多个领域初步形成了较强的竞争力,并与宁波市区域范围内的相关产业形成了较好的产业配套体系。
然而,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,市场竞争不断加剧。在宁波的高新技术企业中,将产生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大企业,宁波电子、服装、新材料等行业中的个别企业也许会成为全球新标准的制定者。但同时,也有不少企业面临着空前的高风险,在不断竞争着的市场环境中,寻求自身的立足之地,探究企业的生存之道。
新材料,新科技,新起点
众所周知,广博集团一直从事传统文具行业,然而传统文具生产的微薄利润,很难使企业有突破性的发展,这促使广博作出了战略上的重新规划和调整。2001年起,集团董事长王利平正式决定,广博集团开始进军纳米技术行业。在这个全新的起点上,广博集团从2001年一次性投入500万到纳米行业,此后每年都拿出企业全年收益的近20%作为探索性投资。这在当时被视作一项亏本投资。
现今,广博纳米公司的金属材料年生产能力已突破600吨,成为国内最大、世界第二的高端纳米金属材料制造企业。而在广博纳米公司现有的26条纳米金属材料生产线,高端镍粉的产量已占全球同类产品的15%,产品远销美日韩等国际大型企业。在集团的产业结构调整中,进军纳米材料行业成为广博集团战略转型升级的力作,从原来制造文具、书册的劳动密集型企业,逐步转变为科技型企业。
作为国内唯一的一家纳米金属粉体生产企业,广博能取得今天的成绩,不论是在战略策划上,还是在具体的实施操作中,都作出了努力。
“一切从零开始,包括整套工艺技术设备、生产线都是自己原创设计好,然后自己找工厂生产,慢慢研究摸索出来。”广博集团董事长王利平说,“记得当时公司初创进行项目评审,上海交大的一个教授断言我们是不可能成功的。”顶着外界质疑的眼光,在刚刚起步的2001年,广博从加拿大引进了专业技术人员;同年12月,第一条高水平纳米镍粉生产线成功投产,紧接着,纳米铜、纳米化合物等序列高科技产品也相继研发成功,并被列为国家“十五”新材料重点项目,迅速成为国际上主要的电子电器制造商的“新宠”。到2004年底,广博已建成纳米金属生产线6条,并建立起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———纳米材料测试中心。
就这样坚持了八年,广博纳米技术终于取得了重大突破,自主研发的成功迅速推动了广博纳米市场的形成。公司先后研发出了纳米镍粉、铜粉、铝粉、银粉等多种金属粉体,成为广泛应用于电子信息产业新一代微电子元件的基础材料。
坚持自主创新,立足自我发展。广博集团当年投资500万元创办纳米材料生产线,完全依赖自己的科技人员,研发出自主知识产权的生产工艺,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。而广博纳米投产一年后就实现了赢利,依靠自身进行“造血”来不断发展壮大新材料企业,一步步走到今天的规模。
迎接企业转型,对接市场竞争
“我们的产品在韩国及欧美市场开始启动,尤其是纳米镍粉在韩国三星电子公司已经成功使用。今后几年,我们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将会有很大的提升。”王利平满怀信心地说。
显然,通过进军纳米金属材料行业,广博集团正逐步向高新技术企业迈进。而在产业的成功转型中,如何利用好资本市场是关键。王利平认为,立足高新技术产业,要积极培育多层次资本市场,通过搭建资本平台促进区域增值,实现收益最大化,以此来提高对新材料产业的反哺能力,同时也可以有效地规避融资风险,实现财政扶持产业、产业创造税收的良性循环局面。通过股份制改革、整体上市等有效方式,广博积极运作资本市场,不断发展壮大自己。
与此同时,国内新材料产业也迎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全新时期,面对这样的市场机遇,王利平作为广博集团的领导者,势必要及时感知新材料产业的需求变幻,以求更好地对接资本市场,提高新材料产业的竞争能力。
以1992年的改制为起点,广博用了二十年时间,从一个资不抵债的乡镇小作坊,发展成了一家实力雄厚的上市企业;从“小打小闹”为他人代加工到获得中国驰名商标、中国名牌、中国出口名牌等荣誉;从单一印刷包装品发展到目前上万个纸品文化产品,涉及新材料、电子等多元产业的发展。
一体两翼,齐头并进
对于未来十年的发展,广博的战略思想是以制造为主体,以新材料电子和金融资本为两翼,朝着全面构建初具国际管理体系的现代企业集团的目标迈进。在搞好制造业的同时,加快产业拓展,整合相关上下游产业链,不断提高新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,具体主要从转型和转移两方面着手。
首先,企业要从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,改变过去单一的生产模式和人海战术,提高生产自动化程度。积极参与研发七大新兴战略产业,如公司目前正在积极研发太阳电池的原材料——纳米银粉的试制工作。
其二是生产基地适度从沿海向内陆转移。随着宁波土地、电力、劳力、原料、物流等资源要素价格的不断上涨,生产规模和产能受到严重制约,为此,广博集团已向江苏、江西等资源要素价格相对便宜的中西部地区转移了部分产业。
浙江大学材料系无机非金属材料研究所副所长樊先平曾说过,未来10年,新材料行业将是中国最赚钱的行业之一。而中国的新材料产业,无论是从技术上,还是从产业上说,与国际顶尖水平还是存在着差距。在这一点上,王利平认为没有捷径,只有加大科研投入,才可能缩小我国和国际高新技术企业的差距。
(转自《南都周刊》—《U生活报道》)